我和江科大的故事 | 长风破浪 砥砺前行

作者:刘同明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6-13 投稿时间: 点击量:3600

【作者简介】刘同明,1945年8月生, 1970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同年7月分配到第六机械工业部(六机部)431厂(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工作,1972年11月调入镇江船舶工业学校(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前身),参与了计算机专业的创建和建设。历任计算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等职。2007年退休后从事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研究和开发至今。

 一、创建计算机专业

创建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的计算机专业虽算不上艰苦卓绝,但至少是困难重重。1975年,以夏祖勋老师为首,创建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增设了计算机原理和BASIC语言等课程。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是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当时的三系只有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要求,三系需要再增加一个专业,教研室主任夏祖勋老师组织开展了广泛调研。

当时创建这个专业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一是缺乏基础,校内没有相关或相近专业;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不仅老师少(当时只有夏祖勋、顾建业、陈保香、翁妙凤、魏元凤、杨丽君、刘同明等几个老师),而且都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三是专业实验条件就是一张白纸;四是1981年就要开始招生,百废待兴。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为了国家需要,硬着头皮迎难而上。1981年第一次招收本科生,是当时招收计算机本科生比较早的高校之一。我有幸担当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组织现有老师去南京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半年不等的进修。我去上海交大进修了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在南理工进修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他们的学生一起听课、做实验。老师在讲课中结合科研体会,往往一堂课就能讲几十页内容,信息量很大;老师答疑也是不厌其烦、循循善诱;深夜上机实验经常可以看到老师现场指导学生。进修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明白了老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看待问题的高度,打开自身格局。

我们这些参与创建专业的老师,限于非科班出身,专业造诣不及现在的年轻老师,眼界也不那么开阔,但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夏祖勋老师对待教学异常认真,为了上好离散数学,专门去其他学校进修,备课笔记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学习范本。翁妙凤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提前到教室,把要点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令我印象深刻。

从1982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科班”生,师资状况得以缓和,这些年青老师也是立马上任,连助教的机会也没有。计算机专业只有一台微机,还是港商赠送的,“独生子”;计算中心有一台“719”机,面向全校,教师和学生黑天白夜轮班倒;小型计算机实验要到江苏大学进行。尽管办学条件不尽人意,依靠全体教师的师德、担当、敬业和团结,克服了重重困难,比较顺利和出色地完成了1981级学生的培养任务,并有3名毕业生分别考取了中科院计算所、东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校放了一颗小“卫星”。

在创建计算机专业的前几年里,工作重点是:初步构建教学体系,编写适用的教学大纲,逐步建立课程体系;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初步建立实验教学环境。当时限于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科研总量几乎为零。

二、建立独立的计算机系

计算机专业经过1978-1988十年的建设,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1988年,计算机与船舶电气化两个专业分开,成立计算机系(七系)和自动化系(三系),这是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有能力独立建设计算机学科专业。从此,计算机专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时期。顾子天老师是计算机系第一任主任,总支书记是陈保香老师,副主任是陈稆。

顾子天老师是从西安交大调来的,非常重视科研和成果转化。在他的带领下,计算机系的科研有了良好的开端,那段时间承接了广州造船厂、山西侯马874厂、常州武进纺织机械厂、镇江港务局等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990年下,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吴瀚声老师接任计算机系主任,党总支书记还是陈保香,副书记是生佳根,副主任有刘同明,后来增加了吴陈。

这段时间,计算机系的建设方针和措施有:(1)提高教学质量是核心,教风和学风建设是保证,CET-4通过率和毕业设计质量是标志;(2)以科研为导向,鼓励教师参加科研和撰写论文,带动师资队伍建设;(3)以1995年申报计算机应用硕士点为目标,组织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

系领导齐心协力,按照上述方针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例如,负责科研的系主任吴瀚声,开辟了人工智能研究方向,还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培养了研究生;党总支书记陈保香在高质量完成“微机与接口”新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全力为教学和学生工作保驾护航;我时任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生佳根同志把提高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一项专题工作,请了英语系的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从而使计算机系的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所有老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精心教学。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翁妙凤、归宝琪、魏元凤、杨丽君等一批老师的教学态度和质量,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顾建业老师是几任班主任,他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被学生当作“父亲”一样看待。

这段时间,计算机系的科研和论文论著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标志性事件是在1995年国家教委批准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建立计算机应用硕士点,并且是当时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新建专业中最早获得硕士点的专业之一。特别要说的是,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王士同、吴陈、曹奇英、胡广朋等都是计算机系的佼佼者,他们发表和出版的论文论著,为获批计算机应用硕士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系与七系的关系应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1988年之前船舶电气与计算机两个专业组成了三系,1988年分为两个系;1996年,出于信息学科整体建设的需要,学校又将三系与七系合并为电子与信息系,系主任是吴瀚声,一年后王士同接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是方显进,张宪生是副书记;副系主任有王建华、吴陈、刘同明;刘同明退任后曹奇英为副主任。2000年秋,我接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是张宪生,高健任副书记,副主任有蒋贻廉、邓志良和曾庆军。2001年春,邓志良接任总支书记。2002年,电子与信息系改名为电子信息学院。2004年春,我离任院长,邓志良成为电子信息学院的第二任院长,生佳根任总支书记。2006年邓志良调离后张再跃任院长。2008年,电子信息学院再次拆分为电子信息学院和计算机学院。

四、院长生涯中的二三事

2000秋,学校希望我任系主任(后改称院长)。校长吴立人代表党委找我谈话时,我表了两点态:第一,已过天命之年,如有更好的人选,希望另行考虑;第二,作为党员,服从组织决定,并尽我所能做好工作,同时希望组织尽早安排年富力强的同志接任。

任职期间,做了以下几件我认为有比较深远意义的事。

加强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当时,电子与信息系是全校最大的系,但是科研总量与系规模极不相称。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三项措施:召开全系科研大会,动员全系教职工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重组和优化科研队伍;制定了相应的科研激励政策。例如:为每个科研团队配备了专门的研究室,利用创收收入补贴科研和论文论著等。经过全系教职工不长时间的努力,科研总量有了显著提高。

规划了硕士点的增设工作,以此为目标推进其他学科建设。当时,全系只有计算机应用一个硕士点,通过整合和积极申报,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拿到了自动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模式识别等硕士点。

制定了师资培养计划。根据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积极组织教师到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到国外作访问学者。例如,吴陈去了美国做访问学者;吴小俊、韩斌、高尚等到外校读了博士,不包括学院其他专业的老师。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记得有一个加拿大博士,镇江人,是美加几个刊物的审稿人,在学院工作了几个月,重点是教会大家写论文,如何提高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虽然我在担任院长期间尽了心,也尽了力,但也许只有苦劳,谈不上什么成就,现在回想起来深感惭愧,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学校领导和全院教职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五、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

我的学生对我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认真。每一堂课我都会精心准备,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也会一字一句帮他们修改。但是学生也不会认为我很严厉,因为平时我和学生以及年轻教师相处融洽,喜欢和他们交流互动,由此感受到年轻人思维的活跃。

从2000年开始至今,我一直坚持研究和开发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算起来有20多年了,拿到了一些大项目,也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为学校做出了一定贡献。综合保障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装备、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等学科专业,事关国防装备建设和作战能力提升大事,也是国家非常重视和大力投入的领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大学读书时,学校有一个口号: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我做到了。而今,我已“进”黄昏,夕阳无限好。衷心希望学院继续围绕船舶特色,找准突破口,捏紧拳头形成合力,集中力量谋求更大的发展。老师们在重视教学、重视理论的同时也要重视应用,科研、教学、产品“三结合”,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采访、整理:万旻  谢凌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