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江科大的故事丨我与船院根叶情深

作者:张国华 口述 张驰 李巍男 整理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05-12 投稿时间:2022-05-12 点击量:2404

【作者简介】张国华,退休老教师,1937年8月生,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5年8月参加工作,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任教,曾任管理工程系副主任。1988年调入镇江船舶学院,1988年7月至1995年5月任四系(工业管理工程系)副主任、主任。

重回镇江解乡愁

我毕业于江苏省丹阳中学,17岁就参军了,去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那时候大学学制是6年,第1年是预科,我感觉在预科期间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改进,收获非常大。第一年的预科念完,就进入到5年制本科阶段。我报的是海军工程系,学习电机与消磁。在这个专业上了不到两年,学校要成立一个导弹工程系,学生从各个系抽取,于是我被抽到导弹工程系导弹自动控制专业继续学业。快毕业的时候,系领导找我谈话,他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想把你留下来当教师,你干不干?想到自己是军人,做了军人就要无条件地服从需要,所以我选择留下来。1969年的时候,哈军工迁到长沙办学,我转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作,因为学校里没有导弹工程系了,所以我转到了管理系任教。

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叶落归根,回到家乡当一名老师。几经辗转,终于在1988年夏天,我和家人一起回到了镇江。那时已过知天命之年,我们从哈尔滨回到镇江,回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家乡,入职镇江船舶学院。

忆往昔峥嵘岁月

我的爱人尹文琴是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医科大学。但是我那时候在哈尔滨部队里,为了不再两地分居,她在1965年调到了哈尔滨。调去以后她一直在哈尔滨妇产医院工作,在妇产医院当了院长,后来又在计生委当副主任。她有一手好医术,在哈尔滨也干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1978年,她参加了援非医疗队,在大沙漠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待了整整25个月。她还与毛里塔尼亚医务工作人员协同配合,给一个妇科病人做过手术,在没有血源、没有水、没有电的情况下做手术,成功给病人切除了一个27公斤重的卵巢肿瘤。当时毛里塔尼亚的报纸报道了,后来《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这件事。

跟我回到镇江,我的爱人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来到船院后,她就在学校校医院工作,也发挥她的专业所长,为师生诊疗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感谢我的爱人,一直支持我,并把家人照顾得很好。

入职船院干事业

来到镇江船院后,我就到了四系(工业管理工程系)做副主任,分管教学。同时我也给学生上课,我上的是“工业技术经济”这门课。当时系里共有100多位教职工,4个专业,分别是工业管理、经济管理、会计和信息管理工程。当时的会计专业比较有特色,运用了计算机来搞会计业务。

那时候作为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我发现系里面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很少,只有七八位,其余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思考出来两个办法。一是组织老教师去听青年教师的课,从4个教研室抽调了7位老教师,包括我一共8个人组队去听新教师讲课。我会根据新教师上课的时间、地点和老教师的时间来安排听课时间表,一周听课1-2次,每学期从第4、5周开始,到第14、15周左右结束。每次听完课之后,我们这个听课小组就会坐下来讨论,找出这位年轻老师讲课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完之后,我会在脑子里面消化整理一下,再去找被听课的老师,把大家的意见反馈给他,提出他的优点鼓励他,指出他存在的缺点希望以后努力改进。在听课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青年教师上课的责任心增强了,备课也更加认真仔细了。另外一个方面是提高教材质量。当时管理科学方面的教材很多,但是适合船舶行业的不多。我在系务会上要求,写教材不要过于着急,要重点收集船舶行业方面的案例,再将管理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变成讲稿印发给学生作为教学参考资料。除了分管教学质量,我还负责船舶总公司的干部培训。我们负责安排课程,并和成教部加强联系,将教学计划报到成教部,我们还会征求成教部的意见开办专题讲座,尽量做到针对不同的班有不同方向的讲座。陈宽院长也对我们负责的干部培训班很关心,他还主动参加了干部培训班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中启发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几年后,原来的系主任去了德国,我就成为系主任,开始全面抓四系的工作。那时候,在科研方面,我们系的会计电算化做得不错,所以我积极支持他们编写教材,吴君民和葛世伦编写了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当时市面上这种类型的教材还没有,他们编这个教材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再到后来,四系跟社会科学系合并了,张继志任主任,我做党总支书记,一直干到退休。我在船院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感情很深。


分享到: